找到相关内容67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无边慈辉中发挥无上大愿

    佛果的根本条件:大智光大悲愿的互应与交融;从大智中彻破“真常大我”,从大悲中拔护漂流众生。要想深入而广行于这般若境界中,决非等闲小可之事。因为,从时间上说,必须于无尽无限的时间中,普参(善知识)广学(...,因此,菩萨的一切活跃与进发,无不与慈悲配合得极其紧凑、靠牢,所以,菩萨行一定要慈悲充实得旺旺挚挚,藉慈悲而投入生死,于生死中果果决决地实践慈悲,而圆成无上佛道。   获致无上佛道的根本条件︰无我慧与...

    释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5960814.html
  • 修行者的大敌——我慢心

    修持《大悲咒》,则纵然念破了嘴皮子,也不会相应。因为“卑下心”是与法界相应的根本条件。   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中说:“菩萨自念,我于过去无始劫中...自己法力最高,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,自吹自擂,未证言证,甚至充当他人修行的魔障,则是心入狂魔,破根本戒,而不能入三昧耶,于正法相去甚远。   观世音菩萨在《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中说:此咒的相貌为...

    吴玉天

    我慢心|我慢|我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0/134620405.html
  • 永明禅师以事功圆修理悟的思想

    根本条件。[x]《万善同归集》引《法华经》云:“佛名闻十方,广饶益众生,一切具善根,以助无上心。”又引《华严经》云:“譬如一切法,众缘故生起,见佛亦复然,必假众善业。”均是强调善行的重要性。   延寿所...下开头先叙述妙行圆修之旨趣,然后列举五十四条问答论述其义。全书以理事无阂为根本思想,强调禅净合行。   在《万善同归集》中,他首先用了大量篇幅,对禅宗流利的许多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进行尖锐的批评。当时...

    心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941480.html
  • 海觉法师: “人间佛教”与21世纪教育融合的意义

    施以无限的慈悲喜舍”, “实践体悟智慧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”与“力行十种善业”,自然能够创造净土成就之根本条件。除此以外,强调大众...以为最有效的是“人间佛教”应与21世纪的教育相融合,开展“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”的人间净土才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根本宗旨。   关键词:人间佛教 教育...

    海觉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657027.html
  • 两部大法的菩提心说

    而是万有之体:“当知万法唯心,心之实相即是一切种智,即是诸佛法界,法界即是诸法之体,不得为因也。”“体”,梵语为svabha^va或bhava,为实体、体性、本质、存在的根本条件之义。日本天台宗密教(台...会、理趣会、降三世羯磨会、降三世三昧耶会凡八种曼荼罗,形成九会曼荼罗。其中羯磨会曼荼罗表大日如来的根本功德——智法身(以佛果智慧为身),因称“根本会”,其余八会曼荼罗分别表示大日如来智法身所生的佛、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761036.html
  • “心经”文句阐幽

    则受想行识,皆不可得。是故佛说:  “彼色生受想行识”、 “色集受想行识集、色灭受想行识灭。”(杂含卷三)  由知“空”、 “色”乃构成五蕴之根本条件,无空不得成法,无色不生受想行识,缺一,便无五蕴之...五蕴法空性相应之经。是般若教义之根本要义。  ××××××××××  [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  识,亦复如是。]  此是略说,广言之,受想行识应开为:  “受不异空,空不异受,...

    沈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563774.html
  • 谈《西游记》中的顿悟与渐修

    的基本要求便是心性开悟,如何开悟?根本条件则是——心性清净,了无一物。   三、结语   楼宇烈先生在《杨度的佛学新论》中曾这样提及杨度的观点:杨度认为达到“灭我”的境界的方法可以一分为二,即...

    杨 齐 杨 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280882.html
  • 曼荼罗

    密教的瑜伽,是以心的统一为根本条件的,心的统一,必须修无相观, 无相观极难入手,故假有相观为方便。所以《大日经疏》第四说:“为使初心行 业者,措心有地,所作不空……若一切有为之法,皆悉住于实相,岂得如...无量身。” 就是由无量无边的金刚智体所成的身子称为金刚界如来。  (二)金刚界曼荼罗的组织。金刚界曼荼罗是根据密教两部根本经典之一的 《金刚顶经》所图绘的,《金刚顶经》有十八会、十万颂。不空三藏仅仅译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3340357.html
  • 谈谈菩提心的几个问题

    展转穷未来际,不能令其毕竟灭度。”  所以,要发菩提心而成无上正等觉的佛果,必须要具足大乘种姓(即定性菩萨有情及不定性有情),若是定性之二乘及人天无姓有情,是决定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的。故发菩提心之根本条件...佛教言,学佛之目的,最终即是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;而其修学之方法,最根本者不过是“止观”而已;而止观之修学,其最根本者则是菩提心及菩萨藏法。是故欲学大乘法者,当首发菩提心,发此心已方称菩萨,而入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148083.html
  • 金胎两部

    为金刚界如来一法界身所现,所以相互供养者,表示佛作佛 业,所以称羯磨会。      这些形像,无非是为了把抽象的、无相的智慧法门,使它具体化、象征化而 已,因为密教的瑜伽,是以心的统一为根本条件的,...曼荼罗是根据密教两部根本经典之一的 《金刚顶经》所图绘的,《金刚顶经》有十八会、十万颂。不空三藏仅仅译了初 会中的一部分,即《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》中的一品《金刚界品》就去世 了,到了宋朝施护法师译出...

    持 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750573.html